偶爾享用甜點不會增加心血管風險,但含糖飲料卻會,研究揭示健康飲食的關鍵
Share
含糖飲料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影響與偶爾甜點的安全性
導讀:根據最近的研究,頻繁飲用含糖飲料可能顯著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偶爾享用甜點則似乎不會有同樣的負面影響。本報導深入分析這項研究的結果及其對飲食習慣的意義。
研究背景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重視,對於糖分攝取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大家普遍知道過量食用糖對健康有害,但新的研究表明,不僅是糖的總攝取量,來源和攝取頻率也同樣重要。
根據2024年12月9日發表在《公共衛生前沿》的研究,過量攝取附加糖會增加中風或動脈瘤的風險。但是,偶爾食用一些甜點則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減少相關。
研究方法
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兩項大型研究的數據:瑞典乳腺攝影隊列研究與瑞典男性隊列研究。他們使用1997年和2009年的飲食問卷來了解人們的飲食變化。在確保數據符合相同的篩選條件並排除了獨立風險因素後,將近70,000名參與者納入了研究。
研究者將參與者的糖攝取量分為三類:甜味料、甜品和含糖飲料。同時,還確定了七種心血管疾病,包括心房顫動、主動脈瘤、主動脈狹窄、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心臟病發作和心力衰竭。
參與者被監測直到其去世、被診斷出相關疾病或隨訪到2019年結束。最終,共有近26,000人被確診為心血管疾病。
發現與分析
結果顯示,含糖飲料對健康的影響最為明顯,增加了缺血性中風、心力衰竭、心房顫動和主動脈瘤的風險。與此同時,研究還發現,全面增加的附加糖攝取也會加大這些疾病的風險。然而,偶爾享用甜品的參與者風險較低,這反映出他們的飲食模式與不吃任何甜品的人有所不同。
含糖飲料為何範圍更大地增加風險
心臟病營養專家米歇爾·羅斯廷斯坦(Michelle Routhenstein)解釋道,含糖飲料(如汽水、能量飲料、加糖茶或咖啡)具有高升糖指數,會迅速提升血糖水平,進而導致胰島素激增。這種持續的高糖飲料消費會超越身體處理糖分的能力,這次導致了胰島素抵抗的情況。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抵抗會導致葡萄糖代謝受損,這與脂肪儲存、炎症以及血管損傷有關,均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
相比之下,偶爾的甜點則不會造成這一類的“霸凌”效果。由於其攝取頻率低,並不會形成長期的過量消費模式,代表著身體有能力正常處理額外的糖,因而不會長期影響代謝健康。
什麼算作“偶爾”甜點
營養師巴拉提·拉梅什(Bharathi Ramesh)則指出,“偶爾”通常指的是每週食用不超過一兩次的甜點,這取決於整體飲食習慣和個體健康目標。美國心臟協會(AHA)建議將附加糖的攝取限制在每日卡路里的10%以下,以便更好地管理健康風險。
例如,在一個2000卡路里的飲食中,每日的附加糖攝取量不應超過50克(約12茶匙)。一罐標準的12盎司汽水中約含有35-50克的糖,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已經超過了AHA的建議。但是,如果選擇小份量(如6盎司)則可能符合這一標準。
結論與飲食建議
最新研究強調,我們不僅需要關注糖類的攝入量,也要考慮其來源以及我們攝取的頻率。含糖飲料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相關性不容忽視,而偶爾享用甜食則不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專家建議,常喝含糖飲料會迅速突增血糖並形成胰島素抵抗,這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而偶爾的甜點則不會影響身體的糖分處理能力。
同時,AHA建議每天的附加糖攝取量不應超過2000卡路里飲食的10%,即每日約12茶匙的糖。適度的飲食管理,選擇健康的替代品如水、無糖茶或含糖量低的飲料可以進一步改善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