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飲食可能延長壽命:針對心血管代謝疾病患者的大型國際研究

植物性飲食可能延長壽命:針對心血管代謝疾病患者的大型國際研究

近日,一項發表於美國心臟病學會年度科學會議(ACC.25)的大規模國際研究顯示,對於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等心血管代謝疾病患者而言,遵循健康的植物性飲食可能顯著降低過早死亡風險。

首個針對心血管代謝疾病患者的研究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醫學系的陳章玲醫學博士是該研究的首席作者。她指出:「在心血管代謝疾病人群中,更嚴格遵循健康植物性飲食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顯著降低相關。」

不同於以往針對一般人群的研究,這是首個專門評估植物性飲食對心血管代謝疾病患者影響的研究。這些疾病在全球範圍內日益普遍,並與較高的早亡風險相關。

大規模全球數據分析

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英國、美國和中國約78,000名心血管代謝疾病患者的數據,包括:

  • 2006-2022年間來自英國生物庫(UKB)的55,000名成年人
  • 1999-2018年間來自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NHANES)的18,000名美國成年人
  • 2006-2018年間來自中國老年健康長壽研究(CLHLS)的近4,500名中國成年人

研究開始時,參與者完成了飲食問卷或24小時飲食回顧訪談。研究人員根據兩個飲食指數進行評分:

  1. 健康植物性飲食指數(側重蔬菜、水果、全穀物、豆類、茶和咖啡)
  2. 不健康植物性飲食指數(包括精製穀物、馬鈴薯、含糖飲料和動物性食品)

顯著降低死亡風險

總體而言,更嚴格遵循健康植物性飲食與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死亡風險降低17%至24%相關,而更嚴格遵循不健康植物性飲食則與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死亡風險增加28%至36%相關。

研究結果在不同年齡、種族、性別、吸煙狀況、酒精攝入、體重指數和身體活動水平的亞組中保持一致。在分別分析英國、美國和中國隊列時,結果也保持一致,儘管英國和美國組的平均年齡(分別為57歲和59歲)明顯低於中國組(平均84歲)。

健康飲料模式的獨立研究

在另一項僅使用NHANES數據且不針對心血管代謝疾病患者的獨立研究中,同一研究團隊發現,更嚴格遵循健康飲料模式與過早死亡風險降低相關。他們將健康飲料模式定義為富含茶、咖啡和低脂牛奶,且低於酒精、全脂牛奶、果汁、含糖和人工甜味飲料的飲食模式。

陳章玲博士表示:「這些發現可能幫助心血管代謝疾病患者做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識別和開發促進心血管代謝疾病患者健康的成本效益策略非常重要。」

研究局限性

研究人員指出,飲食數據是由研究參與者在基線時自行報告的,且未再次評估,因此研究無法反映參與者可能做出的任何飲食變化。他們補充說,一些潛在的混淆因素難以消除,並建議在全球多樣化人群中進行額外的前瞻性研究,以加強證據並確認健康食品和飲料消費模式在更廣泛人群中的重要性。

研究意義

這項研究為心血管代謝疾病患者提供了重要的飲食指導。對於這一日益增長的高風險人群而言,採用富含蔬菜、水果、全穀物和豆類的健康植物性飲食,同時減少精製穀物、含糖飲料和過量動物性食品的攝入,可能是延長壽命的關鍵策略之一。

陳章玲博士將於2025年3月29日(周六)下午3:30(中部時間)/20:30(世界標準時間)在南廳發表這兩項研究:「植物性飲食與心血管代謝疾病參與者總死亡率之間的關聯」和「健康飲料評分與美國成年人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率的關聯:一項全國性隊列研究」。

Back to blog